第九十七章 谁家有娃在长大!-《海上晚来香,与君配成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几位小殿下在公主府一住三日,她和灵雀可都没收到询问的消息,这些年可是第一次有这样态度不明的时候,她可不认为现在回去是好事。

    “宫中是我们家,我们回家还需要让人来传话吗?”小公主眨着一双水灵的大眼睛,“每年这个时节舅舅都忙的吃不好睡不好,怎能还让他惦念着我们,等着他叫我们回家,那我们该是多不懂事。老师可一直教我们做守时守信,为人分忧的好孩子的!”

    你们现在不出现他视线里才真是好孩子!陶桑心里叨叨,脸上却笑的欣慰点头,“公主殿下好学又擅用,当是回去让陛下多多奖励的。”

    小公主扬着头有些小得意,便又听陶桑说道:“殿下们这几日勤学用脑,明日又得苦于政事,眼下时辰尚早,我让人来演两出小戏,殿下们放松放松,吃了晚膳再回宫,如此劳逸结合,方能提高工作效率,又身心健康,殿下们如今都还是长身体的时候,可不能大意。”

    小公主星星眼的看向自己的哥哥们,太子与一直沉静的大皇子宋知延互看了一眼,笑着道:“老师自是疼惜我们的,烦劳老师张罗。”

    陶桑端着为人师的模样点了点头,就差没摸胡子了,“殿下们且先沐浴更衣,我戏台安排好了,就让人来请殿下们。”

    三兄妹可不是第一次看陶桑排的戏,恰恰相反,从小到大陶桑给他们讲过的故事,排过的戏目不计其数,天上的神仙,水里的龙,花果山的猴子,雷峰塔的蛇,就没有她编不出来的趣事。

    可是,有一种戏,她从来没给他们讲过,‘秦元公主钦事’,纵然这些年来整个秦国有无数的说书先生,戏目表演,讲着许多关于这位传奇公主的故事,纵然他们没有隐瞒过那是他们的生母,可是,没有任何人与他们主动说起过关于她的只字片语。

    便是他们偶尔问道,无论是谁都三缄其口。

    后来他们心中隐隐有了一个答案,便不再询问,直到,这一次,那些被关进天牢里的人,推翻了他们的答案。

    没有哪个孩子会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不抱有幻想,更何况,他们的父母都那样的不平凡。

    陶桑安排好了戏台,好戏开场,小公主看的津津有味,大皇子依然沉静着看不出个所意然来,太子倒是含笑偶与小公主咬耳朵,其乐融融,陶桑高提的心放下了一半,悄悄溜走,火急火燎的去找灵雀商量对策。

    “太子哥哥,咱们这法子真能有效吗?”小公主目不斜视的样子一点让人看不出担忧。

    “放心吧,若是在平日里这都不算法子,可今日不同。老师这会儿一定去找灵雀,灵雀一进宫便知道舅舅今日发了怒,她们不敢让咱们回宫,就一定能逼问出东西来,你且安心等着吧,不要怕。”宋知旌亲昵的拍了拍她肩以示安抚。

    边上的宋知延仍是一脸平静事不关紧的样子,宋知旌想与他说点什么,最后却什么也没说出口,各怀心事的等着即将开始的一切。

    事情并未偏离宋知旌的预料,灵雀与陶桑一合计即刻就回了宫,过了晚膳才匆匆赶了回来。

    “陛下今日收到了后週的国书,大发雷霆,斩杀了天牢里所有的探子。殿下们今日绝不可回宫!”灵雀带回的消息着实让人心惊。

    “可知后週国书上写的是什么消息?”陶桑心跳如雷,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,宋长臻可是已经有许多年没有这样的杀戮了。

    “未曾得知。”灵雀亦是多年未与侍卫们为伍的,小消息尚且可探听一二,秘而不宣的事情她不问,也问不到。

    还未理出头绪来前院便有人来报,几位殿下已经收拾妥当准备出门回宫了,俩人只得先追了过去。

    “元果想看这夜里的长灯,故早走了半刻,又不是不能再相见了,烦劳老师急着来送行。”宋知旌在车前笑的轻巧,用词却是极准的砸在了陶桑不安的心上。

    “已经这样晚了,再看了长灯,宫门都落锁了!”陶桑急急道,又拉过站在旁边的宋元果哄诱:“今日殿下问的故事,我已经让人排上了,要不今晚在府上再留宿一夜?这长灯每年都有,一直到正月都能看,越往后越好看,殿下也不急在今日一时不是?我都许久未与殿下秉烛夜话了,殿下长大了嫌弃我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