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四章 开业-《中唐风华》
第(1/3)页
第二天一大早李守便出门了,这次他带上了小七和金彩英。怎么说现在自己的身份也是郡公了,身边没什么随从太不像话,尤其是金彩英这种炫富工具不能老藏在家里,得充分发挥她的价值才行。
等他赶到西市的时候发现自家酒楼前居然围满了人,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张纸片,正是李宬派人分发的折扣和诗会的宣传单。
唐朝人起得很早,都是吃过早饭后再出门做事,所以这些人现在肯定还不饿,酒楼即便开门他们进去也只是占个座位。但如果走开去其他地方逛一逛的话,又怕回来的时候人太多排不上号,所以很多人索性在这里干等。
“看来以后得多备些椅子,要么就是把广场舞搞起来,让这些闲人们能有些事干!”李守暗自琢磨。
广场舞对闲人们来说绝对是大杀器,无论中国外国,无论早晨黑夜,只要跳上几场绝对会沉迷其中。
唐朝人吃得饱穿得好,就是精神文化生活还不太丰富,最多就是听个小曲,看个打架,读书人还能把时间花在看书或者吟诗作对上,但普通人就只能想办法找乐子了。
想到这里李守做出了决定,自家酒楼还得培养一个音乐班子,争取尽快把文艺氛围搞起来,无论是广场舞还是赛歌会都是增加人气的绝好办法。
酒楼前面还有不少文质彬彬的男子,一看就是读书人,这些应该是想参加诗会挣一顿免费午餐的。
“郡公早!”
李守来到酒楼门口,负责接引的一男一女连忙行礼。男的个子修长,属于典型的帅哥,女的则裙装紧身,无论相貌还是身材都是上上之选,尤其是蒙上面纱后更显魅力。
“安排人搬些胡椅出来给客人们座,有茶水的也泡些,不能让人干等!”李守吩咐道。
伙计们闻言赶紧行动。
李守则继续往楼上走去。
来到所谓的经理室,李守发现李宬早早就在这里了,而且一双眼睛通红,显然是没休息好。
“子贤,你怎么这么憔悴?”李守好奇地问。
“别提了,今天不是开业嘛,我太兴奋了,一宿都没睡好!”李宬顶着两个大黑眼圈说道。
“不就是开业吗,至于兴奋成这样?”
“你是不知道,我从小到大就没办成过什么事,所有的一切家里都给安排好了,只有现在这个酒楼是咱俩亲力亲为给搞起来的,我可不希望最后给搞砸了!”李宬解释道。
李守明白过来,原来酒楼能否成功还有李宬这家伙的自尊心在里面。
“这酒楼虽然东家是咱们俩,可我那边事多,基本上都是你自己在单干,我估摸着成功是没问题的,这都是你的功劳!”李守安慰道。
“咱俩之间就别客套了,你知道吗,酒楼今天开业的事我只告诉了我娘和李寅他们,其他亲戚都没说,就怕万一搞砸了丢脸不会丢的那么大!”李宬继续说道。
“哎呀,我可是跟不少人都说过!”李守忽然一拍大腿。
“没事!咱也不能真的谁也不说,总归有几个得知道,要不然万一咱们成功了呢?”李宬摆了摆手。
李守看他还是有些紧张,便开始转移话题,把自己刚才想到的几个建议都说了。
果然,李宬立刻专心起来,把组建乐队和排练的事情又给揽过去了。
李守则建议室外的舞蹈可以动感活泼一些,室内的不能太多脚步动作,免得激起灰尘让客户不满。
两人正说的起劲的时候,忽然听楼下一阵喧嚷。
李宬紧张起来:“开始营业了!”
李守也跟着站起,两人走到二楼扶梯边上向下看去,只见在伙计的招呼声中,门外的客人开始三五成群地进入大厅,也有穿着不凡的往二楼行来。
看着自己训练出来的女伙计将客人一个个安排到指定的座位上,拿起菜单微笑着给客户介绍,一切虽然显得纷繁却不混乱,李宬不禁放松下来。
“你们这的菜怎么跟别家都不一样?”有客人问道。
“好叫贵客知晓,我们酒楼的菜肴在于一个新字,主打的是个‘炒’字,整个长安城里独一份,而且保证您尝过之后赞不绝口,除此之外我们这里还有红烧的做法,至于您说的清蒸、碳烤目前还没有推出,但也在积极准备。”女伙计微笑着解释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