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公主殿下想让我叛国?” “是。” “为什么?” “因为我一点都不喜欢看花灯。” 记忆翻涌。 那是昭平公主十二岁的诞辰。 北国闻名天下的风景,就是夜晚淮河湖泊的花灯盛宴。国君曾经派遣无数工匠在湖中建造了无数楼船灯塔,在其中摆上无数珍奇异宝,以及瑰丽的装饰。 每逢大节大日,都会点亮进行布置的花灯,无数朝廷重臣达官贵人都会聚集到此处欢庆。灯光染进水色里,华丽奢靡。 昭平公主十二岁诞辰那天,向来宠爱她的父皇突发奇想在七日前发布诏令,让人赶工造出一栋专属于昭平的灯楼,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掌上明珠。 皇帝的圣旨只需要寥寥几个字,但苦得永远是百姓。 昭平不知道这些。 诞辰那日,她得意地在自己的灯楼跑上跑下,享受着旁人的阿谀奉承,是最受人瞩目的公主,衣食无忧,想要什么都唾手可得。 直到贪玩她偷偷乘船避开护卫的看管,溜到岸上逛夜市,然后一不小心迷了路,一头栽进了一个偏僻的巷子。 巷子很破。 到处都是腥臭味,还有地上黑色粘稠的污垢。 昭平觉得又冷又累,她找了一处有光的人家,趴在窗户上小心翼翼往里头看。 她看见骨瘦如柴的老人奄奄一息地躺在床铺上。 看见坐在灯下衣衫褴褛的妇人眯着眼绣着花,用脚摇着摇篮,哄着一旁哭啼的孩子。 后来的昭平看见了许多。 在北国中,自己曾经看不到的东西。 因为修灯楼而丧命的男人,他的爹娘妻子坐在屋子里,从窗口望着不远处淮河上的绚丽,双眼哭得红肿。 被活活饿死的孩子,得了肺病死在床上的老人因为没钱安葬而只能用草席一卷。 她曾经以为北国足够好。 后来,她发现,原来只有自己过得足够好。 那天,十二岁的昭平被侍卫找到,被他们牵着手送回父皇面前。 她抱着花灯,嚎啕大哭,眼泪混着鼻涕往下流,止不住地抽抽搭搭着。 父皇心疼地拦住她的肩膀:“谁欺负你了?” 昭平点了点头,摇了摇头,然后咬着下唇抽搭着说:“我再也不想看花灯了。” 这就是北国覆灭的最关键的原因。 南国攻打下北国,动作十分迅速,几乎没有多少场劳民伤财的战役。 因为昭平早就替他们铺好了路。 是她亲手促成了北国的覆灭,将南国的人引进皇城。 “有百姓在的北国,才是真正的北国。” 第(2/3)页